思考了很久,還是放上來吧
就某種角度上來說,這不是創作,而是改編
應該是 著作權中的改作權
感到十分苦惱吧
不過真要說犯修改權的話
光是把五線譜改成簡譜這件事,還有翻譜時沒有把mp等表情符號改過去
這都犯了修改權呢 那醬子譜務還真是罪孽呀
其他像是從網路取得的圖片素材,加以修改成為報告的一部份等等
都一樣侵犯了智慧財產權 but西樂改中樂編制,和原來真的有雷同嗎?
正因為音樂是很難以下定義的區塊,所以才會有很多盲點
不像是看了一本書,寫出自己的看法、心得;和直接複製別人的文字 就很容易區分
算啦,要抓就先抓知名的大作曲家吧,他們翻了比我多太多了,達到規定的五首以上喔~
有鑑於此,所以弟弟並未以分享下載的形式給大家聽
而譜的部分則是因為需要大家一起來修正,無可避免
但是有在每一頁加上彩色浮水印,因此不能夠直接影印就拿去用 科科(會黑黑的一片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‧弟弟作品集#3 飛鼠溪 國樂編制版
‧原著:馬修連恩
‧最後修訂時間:2007/8/9
‧調性:全曲D key 6/8拍
‧(一樣,改用國樂音源了XD)
而這個是聲部不齊的爆音錄音版
譜的話:按此連結
‧樂器編制:梆笛、曲笛、高笙、中笙
高胡、二胡、中胡
揚琴、琵琶、柳琴、中阮、古箏
cello/double bass
吊鈸、conga、(風鈴選修‧for結尾)
‧編曲緣由:也沒啥,只是在高二時突然很愛這首歌
千辛萬苦找到口琴譜,感謝那位大大提供授權密碼
也很單純地編成國樂編制而已
直到升大學的那個暑假,學弟問說為什麼我傳承的CD中有飛鼠溪?
有譜嗎?
還真的有 科科,結果這首曲子就被當作暑訓的曲子
=.=+ 偏偏學弟還很不知足,要求在加入高胡、古箏、笙進去,
因為有槍手學妹會來
只好狂拼把他增添上去,而且針對彈撥部分做很大的改造
胡琴和笛子??畢竟是主旋律,我也不能改啥
然後這份譜好像就這麼傳到數間社團中
(真罪孽阿,還好大家都不知道上面的改編者綽號是弟弟)
最後修改是當實驗團長時,為了實現「實驗」團的目標,寒訓時就拿這首曲子來玩玩
感謝大家的協助,讓弟弟能夠對這首曲子做出新的詮釋
‧原作的編曲理念
一雙深沉逼視的狼眼,可以帶來多少撼動?
1996年,「狼」跡從加拿大原野出發,之後10年內,
這雙狼眼震撼了20萬顆擁有自然人格的心。
為北美狼群請命的音樂概念,
牽起了人與自然之間,
那縷永恆不斷的懸命之線。
在壯麗的大山大水中成長,
馬修.連恩 有著異於常人的自然心靈。
不忍無辜狼群在「獵狼計劃」下慘遭撲殺,
他邀集29位音樂家譜下震撼人心的「飛鼠溪」……
‧樂曲詮釋
飛鼠溪,是首聽過就難忘懷的名曲
層次豐富,色彩明亮,非常愛爾蘭風格,(註:愛爾蘭風格就是同樣旋律一直疊加)
開頭以揚琴單純演奏,
陸續加入各種抑揚樂音增色,
即使繁複卻不覺得負擔過重,胡琴與曲笛鮮明呈現飛鼠溪湍流不息的樣貌。
(這是指反覆的地方,由笛子和胡琴相互唱和,低音則扮演調和角色)
中後段彈撥與拉弦相互煇映的樂段,
讓氣氛略盪,表現人類破壞自然生態
(這是慢板部分)
緊接著笛聲破空轉折使曲調一下子悠揚了起來,
表示大自然包容萬象生生不息。
(這是從梆笛solo開始走向最後的高潮)
請以對大自然感恩的心態來演奏這首
飛鼠溪~
就整個曲式來看的話
開頭有四次的重覆旋律,意象是
(一隻狼探出頭來,忽隱忽現→揚琴)
(多了兩隻狼,律動地跑著→阮、低音)
(一窩的狼傾巢而出,歡樂地邊跑邊翻跟斗→打擊、胡琴)
(各族群的狼都出現了,一同奔向森林→全體)
接著進入反覆的情緒激昂部分,意象是
(場景移置森林中,湍流的泉水,表現出花啦啦的水流動情景)
過門由揚琴帶領,建弱,平復心情
主題再度重複兩次,幅度更大些
進入第二次的反覆,要比第一次反覆更high
然後由揚琴過門,漸弱又漸慢,帶入慢版的情緒中
慢版有兩次,先彈撥後拉絃,但是風格不同
雖然是表達凡事too over就會有所反撲
但也不用奏哀樂啦
彈撥,像是一幅畫般,把孤寂的景象描繪出來
拉絃,則象徵人類的反思
接著由梆笛solo將主題又帶回來
把大自然包容萬物的情感流漏出來
進入最後一次反覆
不再是無止盡地激昂
而是在一種固定步伐中邁進
(會發現曲式不再如此繁複,整體會乾淨許多)
最後在古箏流水下結束
留下那一絲絲的餘韻
結束了嗎?
曲子結束了
但是大自然依然永恆地在律動著呀!
(發現開始在嘴砲了 囧興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期末考終於剩一科了 =..=+
- Jan 14 Wed 2009 20:13
[編曲]弟弟作品集#3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